课程名称: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授课对象:环境BG20
教学章节: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使用资源:环境污染短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典型案例
教学时间:30分钟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章课程讲授内容为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主要采用OMO教学模式开展课程的教学。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噪声的表征及评价方法,熟悉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等内容。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同时采用“线上+线下”及小组主题任务讲解等多种形式,将思政内容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全过程中。
首先,采用讲授法由授课教师通过环境污染短视频引起学生对污染问题的关注,然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核心内容进行介绍,引入噪声扰民的相关案例,以实际案例导出噪声污染的危害,强化学生对环境保护尤其是噪声污染防控的意识。所有课程涉及的视频资料、法规案例等材料通过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学习通)—课程资料中上传,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后随时采用线上学习方式进行查阅观看并学习。
其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讨论法与学生一起探讨噪声污染对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的影响,感同身受,学生通过小组主题任务的讲解及亲身经历的分享进一步对本章学习的核心内容加以理解和消化。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平台的优点及特点,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同步学习的双重作用,将思政教育与理论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使课程思政立体化。
最后,通过期末问卷测评反馈课程思政与学生学习的效果,根据反馈结果总结经验,找出不足,进一步凝练课程思政素材库内容,改进课程思政与理论知识教学的融合,以促进在后续的课程开展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授课效果。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掌握控制物理性污染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具备设计隔声降噪、减震隔振设备间的能力;
教学目标2:能够掌握物理性污染控制的主要指标和监测分析方法,熟悉相应的处置方法,为毕业设计、扩大就业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3:能够掌握有关物理性污染控制的环境法规要求及技术方法,具有设计控制噪声污染的治理工艺的能力;
教学目标4:能够通过口头、文字、图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具有更新知识、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热爱环境保护事业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通过引入案例(《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噪声扰民危害实践),引导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从生活点滴做起,号召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中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觉悟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学生的法制意识,注重职业道德修养,提高团队协作精神,热爱环保事业,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吃苦耐劳、创新实践的品质和工匠精神。
四、教学反思
1.课程的教学借用了OMO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筛选并整合线上优质教学资源,充实课程内容及知识结构,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更新教学评价及考核体系,突出学生主导、教师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图1 OMO教学模式导图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定问题,如何进行MOOC、SPOC、微课、视频等各类教学资源的筛选整合,深挖课程相关的思政素材,更新“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及理念是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同时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如何正确高效的对学生学习进度把握和引导,也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另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2.反思
(1)立足课程知识要点,深挖课程思政结合点
在确保课程知识点讲授不受影响的同时,充分挖掘其思政内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念信念等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相对应,教师团队针对这方面问题应深入讨论并改进教学方案。
(2)完善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潜移默化植入思政教育。
在此次教学过程中,虽然引入了较多的思政素材,但是存在不能将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无声植入的问题,比如在本章内容的开篇即引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经过讲解和与学生分析讨论后导入噪声污染危害典型案例,最后通过学生介绍自身的经历、感受及处理方法结束此次思政内容的介入,然后进入正课开始讲授课程知识,如果能够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的植入课程中,将会大大提升思政课程授课效果,也能够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共情,进而会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理解对环境噪声污染控制的必要性,提升环境工程职业素养和环保意识。
(3)创新教育思维和教育载体,开展课程思政多维教育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场地和学习机会,由传统课程教育延申到在线学习,课上教师教学与课后学生自习共同进行,充分体现了“三全”育人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维和方法,挖掘各种教育教学载体,丰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方式,课程进行中设计过程考核观察点,通过分析观察点,优化思政教育目的。
六、教学效果及总结
在本章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入噪声扰民危害案例,并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同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噪声主题任务的讲解,使学生在了解了噪声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了噪声污染,并对噪声污染造成的影响和如何进行噪声污染控制等措施都有了直观的感受和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此次课程思政教学,强化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噪声控制思想的树立,号召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掌握的技能来为建设“美丽中国,幸福辽科”而努力,从自我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客观分析问题,理性解决问题,学会辩证思维分析事件的表象和本质,提高理性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