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普通生物学
2.授课对象:BG20年级生物技术专业
3.教学章节:融入《普通生物学》理论教学、课内课外实践教学。
4.使用资源:《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酵道孝道公益组织公众号发布资料,中国农业大学心田计划公众号发布资料。
5.教学时间:50-100分钟(课程思政教学的时长)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普通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基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的要求,将课程相关资源优化整合,探索实践出《“理实政环 ”四位一体普通生物学课程模式》。课程定位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框架下生物体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掌握,生命科学素养的培养,使学生顺利完成由应试到素质教育的转型。教学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连接无机与生命世界的植物 ”、“认识我的生命 ”等三大模块。实验实践包括观察生命-环保与农耕酵素-公益实践三模块。
课程思政以《环保与农耕酵素的制作与应用实践》为载体,核心围绕生态情感教育展开,包括“与自然对话”、“与垃圾对话”、“与自己对话”三模块。“与自然对话”引导学生找到生命源头、认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实相、理解宇宙运行规律;“与废弃物对话”唤醒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认同“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方略;“与自己对话”引导学生以大自然为师汲取智慧、在公益路演中突破自我。带着“知恩-感恩-报恩-利他奉献”的责任与使命,在项目实践中团结合作愈挫愈勇有力量、仁爱宽厚眼中闪烁光,实现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学生在公益实践中体验小我融入大我的喜悦,提升生命格局;在社会服务中历练成长、获得自我认同和专业认同。
三、教学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环保与农用酵素基本理论,建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沃土肥田绿色农业发展的跨界知识网络。
素质目标:使学生具备对自然现象与规律的洞察、探索、感悟等自然科学素养;在社会实践中的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从大自然和优质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实践中运用智慧的能力。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熟练制作、分析检测环保与农用酵素的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公益推广的宣传能力,运用多学科综合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聚焦生物技术专业办学定位,以环保与农用酵素技术为核心,围绕培养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富有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奉献精神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开展多维度社会实践,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敬畏自然的生态情感。以“环保酵素孝行天下”为己任,以环保酵素和农耕酵素的公益推广为载体,学以致用,宣传并践行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勇攀高峰,心系家国、奉献社会。
四、案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环保酵素的发酵原理与生态学原理。制作、管理环保酵素的方法与技能。使用环保酵素的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农耕酵素堆肥科学研究(与2 个大创项目衔接)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所会进行公益推广环保酵素的实践技能。从情感上认同“环保酵 素救地球 ”重要性,具有“环保酵素孝行天下 ”的行动力。用生物科学思维方法判断审视自己 及人类的行为。培养“做科学兼具情感的绿色生态公民 ”。
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难点的确定与突破
1、教学难点的确定--“做科学兼具情感的绿色生态公民 ”
目前的生态教育多侧重于末端环境保护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获取,忽视“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的深度体验,“地球是人类唯一的母亲 ”、“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共衰共命运 ”的生态 文明理念依然还是头脑的知识,没有转化为行动,知行脱节。
环保酵素是公益环保技术,从源头实现垃圾减量、无害、资源化利用,广泛应用在家庭卫生、厨房保洁、公共卫生等领域,但是却始终未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家家可做的厨房公益,原因有多方面,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如何体验、感受土地、水、空气就是养育地球所有生命的母亲,如此无味、无色、平凡、平淡、平实、不为人关注的“地球母亲 ”却孕育、创造 了五彩斑斓、无限美好自然界,进而知恩、感恩“地球母亲 ”平等无私的大爱,并化作“环保 酵素孝行天下 ”实践力行,做科学兼具情感的绿色生态公民成为本实验思政教育的难点和重点。
2、案例教学难点的突破---自然教育体验与实践
山林田野是人类心灵的故乡,是生命动力的源头。放下头脑的思维,打开六感,用安宁、清净的心灵去体验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运转、感受人类与地球母亲的片刻不离的脉动,阳光、无污染的大地、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是支撑生命的必需要素,我们一无所缺,体验到天地自然给予的安心快乐,就会萌发出对地球母亲的感恩心。
制作环保酵素时用心灵体验厨余的前世今生,感受发酵桶内菌群化腐朽为神奇的运转,感受垃圾填埋场的污染环境,公益推广时体验个人价值的实现、激发出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把 环保酵素带回家 ”活动中,感受孝敬父母的喜悦。进而知行合一,“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 推动者 ”。
体验环保酵素背后的人生启迪,如3 个月由猛烈暴躁--柔和平复--慢慢的深度发酵,如同 人生需要包容、耐心与爱的等待;由爱地球、爱厨余而舍不得扔厨余、自己制作环保酵素到不 浪费粮食、光盘运动,慢慢的养成勤俭节制的生活习惯。由深观每一时刻“万物皆为我而来 ”,感受到自己其实拥有很多很多,给世界付出的却很少很少,生出感恩一切的情感,带着这样的心做人做事,一定拥有阳光灿烂的人生。由垃圾到酵素的华丽转身,看见因为有用就有价值,只因利他“世界之大,便无废弃之物、无废弃之人 ”,而不再自卑自怨,而是更加在利益服务 中勇敢自信。
至此,一个懂科学有温度、能坚守的绿色生态公民诞生了。教育是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和认识的堆积。有理由相信,以环保酵素的制作与公益推广一定会在青年学生的心灵洒下一颗生态文明的种子。
“环保酵素孝行天下 ”既承载的生态文明意蕴、生态科学原理,又是符合生态行为,推广和应用不仅利人、利己、利地球,还能够激发人们热爱地球母亲的道德情感,是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的最佳载体。
(二)教学安排
1、专业与思政、时间与内容的衔接
知识、技能、服务同步推进。从专业教学上看,环保与农耕酵素的理论知识涵盖于《普通生物学》教学始终;从技术上看,制作、管理到成品历时3 个月;从公益服务角度看,3 月-6 月分别有雷锋纪念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科普活动周等多项环保纪念日;从双创 项目角度看,“酵传华夏和酵素堆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2 个大创项目参与全程。因此,需要 利用有限的学时,拓展无限的第二课堂,实现多学科项目的渗透融合,让学生忙起来。专业知 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学以致用迅速服务社会,增强教学实效性。
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同行。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核心的三个教学模块,“知 恩-感恩-利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思政主线,以中华民族优质传统文化为引领,遵循知- 情-意-行的内化规律,以“环保酵素孝行天下 ”的社会实践公益服务为载体,达到“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的课程思政目标。
3 月份,体验支撑生命要素与环保酵素的关系,制作管理环保酵素,“环保酵素带回家 ”思政预热。
4 月份,清明小长假-开展环保酵素孝父母活动。世界地球日的公益推广培训。
5月份,科普活动周、生态文明月等公益实践活动,农耕酵素堆肥制作与双创研究。 6 月份,世界环境日、石桥子农贸大集推广,完成阶段考核心得汇报、 自我评价。
(三)教与学的思考
1、教学方法:需要注重接地气,不能牵强,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注重实效性和综合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采用情境式教学。如利用《厨余的归去来兮》情景剧;《垃圾去哪了》视频引发思考。师生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原料与用途发酵差别。
层层设疑导学法。如厨余垃圾的链与环vs 环保酵素的链与环?从环保酵素发酵到混合垃 圾发酵的区别?工业革命的线性思维 vs 生态文明的环形思维?环保酵素在“人与自然生命共 同体 ”全维度空间点、线面的位置等问题,贯穿整个教学流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启发深度思 考、培养完整看待事物的角度。
2.学习方法:要点是知识原理的学习用头脑,体验体证实证的学习用生命认识感受,公益推广环保 酵素的社会实践用真诚真心回馈世界。
自主与合作分享式学习。以小组为单位,培养团队意识,确定每个人承担工作要点,开阔心胸、和谐互补,相互滋养、协作关联。整体进步、都有贡献、自我负责。
体验参与式学习。将头脑所学回归大自然,实地亲证,感受地球母亲之爱,感受厨余之殇,激发使命与当担。
探究与实践式学习。从发现问题、设计方案、实际制作、检验成品到公益宣讲、孝敬父母,全程实操,注重实效性和综合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3、教学方法、手段与安排
1)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验同堂进行,探究性、体验性与项目式学习相结合,自主与合作 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2)教学手段。多媒体、视频、游戏体验
3)课时安排(均利用课余时间)
3月份,原料用具准备、原理探究与制作管理,整理堆肥场地(3 学时)。 4月份,公益推广培训,堆肥备料(6学时)。
5 月份,公益推广社会实践,制作农耕酵素堆肥(20 学时)。
6 月份,集中实验“成品质量技术参数及仪器使用方法 ”(4学时)与“公益推广心得与 自评 ”(4学时)。堆肥日常参数测量、翻堆管理、大创项目研究。
7 月-8 月,暑假社会实践(4学时/每生)。
六、案例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设计
专业 |
案例的专业知 |
思政映射与融入点 |
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
预期教学成效 |
素材库 |
第一模块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
1.1 生命的本质与共性 |
1.三级知识圈:环保与农耕酵 素对减少环境 污染作用。生态文明意识培养。2.专业知识点: 1)生命界与非生命界并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界限 2)生命的化学元素组成。 |
1.思政映射:生命的开放性与同体性,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强化公民生态环境意识,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自觉建设行动。 2.融入点:理解生态环境与我们的生命是完整的有机生命体。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不属于那个人,属于大家的。养成公共集体意识,而不是个人的自由主 义。 |
1.教学方式:线下讲授、线上观看视频,体验感受、TBL(小组合作学习)。 2.开放性、思辨性问题讨论:我(活)的生物界与环境(死)的无机界是分割开来的吗? 自然资源到底应该属于谁? 3.方法:自然之子,自然名,自然体验 |
1.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敢于善于表 达,增强师生深度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科学思辨能力和整体性与开放性思维。 2.认识到以往观念(人与无机世界分离对立)的错误 3.树立生命与非生命界 是毫无界线的完整生命共同体。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 |
1.视频: 1)6分钟看完地球46亿年进化历程。 2)习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资料:徐恒泳《健康农业开创主动健康新时代》3.经典金句: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德经) |
1.2 生命的化学起源 |
1.二级知识圈:环境生态(地球物质大循环) 2.专业知识点: 1)宇宙大爆炸与元素创生 2)生命的化学演化 |
1.思政映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迄今为止地球是全人类唯一适合生存的家园”。感恩与敬畏、珍惜。 2.融入点: 1)体验46亿年进化关键事件的时间节点,感受宇宙洪荒、生命之初和地球环境条件的变迁,感受自然资源形成的及其漫长与人类对资源无限度索取的短暂摧毁。 2)用心灵感受地球母亲和父母。审视自己食衣住行与地球资源的关系,思考自己对地球母亲的贡献。有没有一滴水、一棵树、一条蚯蚓、一只蜜蜂的贡献大。 |
1.教学方式: 1)线上线下讲授(用头脑学习);体验体证实证(用生命感受、认识充满爱的世界);公益推广环保酵素社会实践(用真诚真心回馈地球母亲) 2)晚辅导:环保酵素自然教育认知课 2.思辨性话题: 1)按照生命的化学起源说,生命起源是否仍在继续? 2)支撑生命存在的根本要素是什么? 3)怎样理解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离不开大自然。 4)我和蚯蚓、一棵树、一滴水的贡献分别怎样? |
1.学会以大自然为师,反观自我,思考自己的行为对地球的影响? 2.理解滋养的含义。用心灵感受地球母亲的爱。 3.能够识别出大自然和 工业革命呈现的完整性与局部性、环形与线性思维的实相存在。 4.理解环保酵素在物质大循环中的生态作用、理解环保酵素对于唤醒人们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 |
1.视频 1)看人类怎样对待地球 2)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3)大自然在说话 2.“实事求是”观实相: 1)亲自体征校园土壤、水、阳光、空气,思考与38亿年前有何不同 2)体会父母的爱。3.经典金句 1)良田千倾一日三餐 广厦万间卧榻三尺(增广贤文)2)太上不知有之。(道德经) 3)道也者,须臾不可离,可离非道也。(道德经) |
1.3 生命的进化与系统发育 |
1.一级知识圈:环境生态、生物进化与系统发育 2.专业知识点: 1)达尔文进化论中“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法则 2)达尔文共同祖先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 3)生物系统发育:前细胞阶段之病毒 |
1.思政映射点: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共存共荣。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2.融入点: 1)竞争、捕食与互利共生、原始协作与协同进化。 2)物壮则老、物极必反,万灵之主的人类在新冠病毒面前的渺小,“物壮则老,物极必反”的平衡思维。病毒的变异与传播, |
1.教学方式: 1)TBL小组合作式、现场实践。 2)第二课堂:制作环保酵素,练习体验使用方法,第6-8周习练环保酵素公益推广知识与方法 4月底、5月初分别参加世界地球日、本溪市科普活动周环保酵素公益推广活动。 2.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式教学,层层设疑导学法。角色互换、采访、现场演示法。 3.开放式讨论: 1)“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与“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在自然界的呈现,哪个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借鉴意义。 2)“科技向善”与“福祉”的关系。 |
1.清醒的认识到:人类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错误解读,自然选择学说中的弱肉强食、物竞天择被人们理解为越强大、越强悍就越进化、越高等。导致人类认为“大自然的一切皆因我而存在”,朝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方向发展。 2.正确认知:大自然没有强弱,完整和谐的生态环,所有生物是生命共同体,通过相生相克,共享共荣达到整体繁荣与和谐进化。 3.人类不是万灵之主,要靠整个大自然的养育。要跟大自然和谐共存、共荣、共享。 4.知行合一:“环保酵素孝行天下”的公益推广社会实践活动。 |
1.视频: 1)小小的大农场 2)狼群使黄石公园河流改道 2.经典金句 1)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2)和而不同,美美与共(习近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演讲) 3)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道德经) |
第二模块连接 |
2.1-2.3 植物形 |
1.二级知识圈:土壤肥力、植物 生长与代谢 2.专业知识点:1)植物细胞与植物组织成分。2)光合作用 3)植物器官、系统间的整体 |
1.思政映射: 1)局部的多样性,形态结构功能不同,各安本位。整体平等观,相辅相成、同等重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理解团队合作是生命之间的滋养与连接,都贡献、 |
1.教学方式: 1)TBL小组合作式、现场实践。 2)第二课堂: 农耕酵素堆肥的备料、堆制、翻堆与参数测量。 2.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式教学,层层设疑导学 |
1.学会透过表象、寻根溯源的思维方式。学习看前景、观背景的辩证思维。读懂饭食之德,培养对天地大自然的感恩之心。 2.引入微生物与土壤、与有机废弃物分解的关系,感受循环往复的生 |
1.视频: 1)叶子的内部结构。 2)种子萌发过程。2.资料:中国农业大学张富锁团队《根际生命共同体》。 |
无机与生命世界的植物 |
态结构与功能 |
和谐运行。3) 植物的类群:菌类植物 4)根际生命共同体理论(“植物-根系-根际-菌丝际-土体及其微生物”) |
又自我负责。 2)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功能维度看植物与环境、与地球经营40亿年的环境之关系。映射“敬天爱地、孝亲尊师”的生态与伦理道德。2.融入点: 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调节与稳态。 |
法。角色互换、采访、现场演示法。 3.思辨问题: 1)用厨余垃圾制作的环保酵素,使用安全、可靠吗? 2)自然界有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吗? |
生不息。感受化腐朽为神奇的生命奇迹。 3.深刻体会农耕酵素背后蕴含的生态文明内 涵。 4.知行合一:“沃土肥田富民兴农”的农耕酵素堆肥技术学习与推 广。 5.恰逢母亲节,参赞绿叶对根的情意、见贤思齐,知恩感恩报恩的孝亲家国情怀。 |
3.经典金句 1)“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治家格言)2)“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为复命”(道德经) |
第三模块认识我的生命 |
3.1-3.4 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
1.二级知识圈:人体解剖与生 理、农产品营养与人体健康。 2.专业知识点:人体结构、功能与稳态调节。 |
1.思政映射 1)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转换、合成。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农夫辛勤劳作,感恩食物养我生命 感恩我的身体品味消化 食物 2)物质形态的转换与物质不灭定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大自然的化育。 “阳光空气水大地”--果蔬粮食--消化道 (分解吸收成为身体、消化残渣成为粪便)之间物质形态的转换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物质形态的转 换。---天地大自然的神奇,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2.融入点 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O2\CO2的吸收、运输与排放;人体循环系统的运输与作用;代谢废物的排泄与作用等等,体会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契合与统一。 |
1.教学方式: 1)TBL小组合作式、现场实践。 2.教学方法:情境体验式教学。体会自己身体。 3.教学手段:模型演示:以小组为单位安装人体模型,对照自己真实的身体。定位感受自动无为系统的精妙。 4.开放性讨论: 1)内在生命与外在世界的分界线在哪里? 2)我的生命一无所有还是一无所缺? 3)利他利己、害人害己、损人利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四种情况在生活中实例。 |
1.参赞天地之化育:理解天地大自然到植物、到人体组织、到重新回归自然过程中,物质形态的转换与物质不灭定律。 2.体悟生命之成长:通过各个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不同,但为人体整个生命自动无为的和谐运作、相辅相成贡献度却无二分别、独一无二、缺一不可,进一步理解一体性与连贯性,整体性与局部观,理解生命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同时将视野拉回到自身,体会团队中的作用与配合。 3.宇宙实相--利他:生身父母给予精妙绝伦的生命、天地父母给予无条件的给予,我生命时时刻刻得到的与付出回馈的比例,学会感受爱,带着感恩吃饭、呼吸、行走、学习、工作。 3.知行合一:将领悟迁移至公益推广的团队合作和发挥生命意义,将爱传出去。 |
1.视频:力克胡哲,我的人生不设限。 2.人体模型:拆卸、安装人体模型。 3.经典金句 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 3)“音乐散文”:我这一期的生命只为来绽放”。 |
七、案例特色与创新
课程特色:
特色1:多学科渗透式融合。以普通生物学专业知识为切入点,深入挖掘环保与农耕酵素 科学、生态、人文、社会的内涵,创造性融入思政教育、科研教学、公益服务、社会实践与双 创竞赛的实践。
特色2:三全育人。实现全方位(知识、能力、品格)、全过程(大一至毕业、社会)、
全覆盖(注重个性发展、适合不同爱好、不同能力的学生,100%参与)
创新点:
创新1:培训公益种子讲师。为学生提供标准课程包,推广厨余垃圾变身环保酵素,实现 产业技术与学科理论融合、跨专业能力的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性复合人才。
创新2:生态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脱离知识逻辑层面、用心灵五感体验、感受、感悟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激发学生对地球母亲的感恩心、爱心与责任心;以大自然为师,启迪心灵的智慧成长;实践力行“环保酵素孝行天下 ”,做有科学、有情感的绿色生态人。
八、教学评价
《环保与农耕酵素的制作与应用探索》隶属于生命的起源演化与生态环保实践模块,学习测评为过程考核中阶段考核1,占期末总成绩的 10%。
考核构成:论文心得(4%教师给分)+公益推广(3%自评)+团队协作与自我突破(3%小组 评议)。
考核形式:专题心得+公益推广实践
考核目的:了解学生对地球生命起源演化进程和200 年工业革命导致地球之殇的情感变化与领悟程度,考核学生对环保酵素与农耕酵素的价值认同和制作技术、使用方法、宣讲内容的 掌握,在真心实意服务社会、学以致用过程中的担当力和创造力,公益推广过程中呈现的沟通 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勇于突破自我能力,考核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信息和归纳分析、 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见贤思齐、反观内省,见诸行动的能力。育人方式更深刻、更有效: 落实到行动上
具体要求:自然名组合为5-7 人一组,课堂教学中进行思辨讨论、思维导图训练、生命要 素体验,第二课堂中制作管理环保酵素,训练环保酵素宣讲技巧,结课时互相配合进行社区、 广场市集公益推广。PLB 模式辩论(推广者与被推广者,设计不同场景,交换角色)
九、教学实施流程实录
(一)第一阶段“原料搜集、缘起、原理探究与制作管理”
1、预习报告与分组、材料组合、用具准备
查询环保酵素的背景及发展现状,观看《链与环》、《苍穹之下》歌曲视频对地球之殇的忧患,对环保酵素的粗浅认识。
2、体验式课程导入
(1)品尝水果的色、香、味、音、触和心灵的感受,观察被丢弃果皮的前世今生。
(2)观察带来的土壤,闻一闻气味,摸一摸手感;喝一口水,感受味道、色彩;深呼吸 三口,感受须臾不可离的空气存在状态。感受阳光的色彩与食物的色彩,感受太阳是总能源的 深刻含义,与当下生命存在的关系。回顾普通生物学课堂讲授生命的化学演化与生物的系统发 育,体验当下的水、空气、土壤与地球初期的差别,感受地球的地质、气候变迁和无数生命的给予。比较养育万千生命的地球母亲与生身父母的异同,求真求证地球就是与人形象不同的母 亲。
(3)体验《厨余的归去来兮》、观看视频《垃圾去哪了》、实物(水果蔬菜+即将霉烂蔬 果)、PPT(从鲜美--腐烂--回归),启发学生思考厨余垃圾的处理方式,给垃圾分类带来的 困扰、给环境和自身带来的危害。
组建项目式小组,起自然名
感受水果色彩美味,体验支撑生命根本要素(阳光、空气、流水、大地)的平淡、平凡、平实
追溯厨余垃圾前世今生,体悟环保酵素生态意义
3 、环保酵素的缘起与进展
小组代表介绍环保酵素的概念、起源、作用、应用领域。思考干湿垃圾混合处理给环境的负债?
4、环保酵素的原理探究、制作与管理
视频《环保酵素制作与管理》,根据发酵条件,引导学生讨论厌氧发酵原理、原料的作用、管理要点与发酵原理的相关性。实验室内,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以纯果皮、果皮+厨余混合、 厨余、葱姜蒜辣椒、鸡鱼内脏豆饼粕、牡蛎壳蛋壳等不同组合为原料,制作环保酵素,探究发 酵过程的变化与区别?
实验小结: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内容?环保酵素发酵与丢弃混合发酵的区别?制作与管理要点?
作业:上传管理放气视频,思考为什么环保酵素是人人可做的“厨房公益 ”。
(二)第二次课“公益推广培训包含使用方法与原理”
1、检查发酵状况、分析点评
以小组为单位上交作业,集体点评发酵情况,分析原因。总结影响发酵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2 、讲解并实操环保酵素的居家应用
视频《环保酵素居家使用》,通过现场体验,引入对居家使用原理的探究。从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三方面解释
3、 自由组合路演公益推广的过程,讨论如何进行推广并在校园尝试。老师总结推广要点、技巧与往届同学收获。
(三)第三次课“成品检测、环保与农耕酵素社区推广
1、成品检测与仪器使用
教师讲解成品质量参数及仪器使用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取样、测试、记录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2、环保酵素生态文明意义
观看视频《酵道.孝道》主题曲,以小组为单位抽签讨论如下问题:①“大自然的循环vs 人类城市生态系统的循环 ”;②厨余垃圾的链与环 vc 环保酵素的链与环 ;③工业革命的线性 思维(片段化)vs 生态文明的环形思维(整体观张;④制约推广环保酵素的瓶颈?⑤通过环 保酵素的制作、管理与公益推广,如何理解“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冰心 ”, 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⑥环保酵素孝行天下的含义,用心灵体验的环保酵素意蕴以启迪; ⑦思考题:结合环保酵素蕴含的生态文明意义,谈谈对《钟摆》有什么感想?
各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讨论观点。老师分享对环保酵素表层含义与人生启迪环保酵素,环保酵素的生态文明意蕴。
4月份世界地球日程家生态文明社区,厨余堆肥与环保酵素公益推广 |
|
|
|
6月份环保酵素实验考核与石桥子赶大集 |
|
|
|
(四)暑期社会实践
1、暑期社会实践目的
1)我是谁:天地之子、国之未来、父母的骄傲
2)为什么:知恩、感恩、回报、服务
3)干什么:天地大自然的代言人---公益推广生态环保技术、宣传生态文明意识
4)怎么干:真心实意、身体力行
5)能行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 亦乐得之。
走出舒适区,在服务力行实践中,看见自我(优点与不足),勇敢的突破,成长。曲则全、枉则直。
有真本事:夯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技术实操能力。
2、资料准备
给您的准备:资料包,公众号推文(乐酵、中国酵素生态联盟、酵道孝道等)、实践案例、现场实操。
3、因地制宜、灵活运用:
街道社区:基于干湿垃圾分类的环保酵素技术和厨余堆肥冷堆肥技术。乡村:环保酵素与农用植物酵素(叶面肥如鱼内脏酵素、乳酸菌酵素、尿酵素)。温室大棚:基于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土壤板结、酸化、盐碱化、肥害、农药残留、微生物多样性差),土发酵。教农户制作土著菌剂即大神,秸秆+畜禽粪便+大神+酵素糖蜜水,焖棚发酵 1 月即可。蔬菜种植:教授农 户制作肥料型堆肥,农用植物酵素(各种叶面肥)。畜禽养殖:制作环保酵素和无糖无水酵素, 用于拌和饲料,加强畜禽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增强动物抵抗力。果树种植:制作土壤改良型堆 肥,农业动植物酵素。
十、案例教学成效
(一)环保酵素公益推广自我评价及心得(见附件1)
首先,由同学根据公益推广实践,进行自我客观评价。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对自身的深度了解,为今后确立目标和方向。评价指标包括知识(6 个子目标)、能力(3 个子项目)、公益 推广(7 个子项目)、生态文明意识(4 个子项目)等四个维度、20 个子目标。
其次,请根据自己本学期的专业学习、实验制作与公益推广,撰写1000 字内的生态实践 论文。纳入阶段考核成绩。
(二)农耕酵素堆肥心灵成长录(见附件2)
农耕酵素堆肥分为4 个阶段:4 月初整理堆肥场、5月初备料、5 月下旬堆肥建堆、堆肥管理及参数测量。建堆直接与畜禽粪便近距离接触,考验同学们的意志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定 期翻堆、取样、测参数更是考验同学们的责任心、耐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建堆时进行了“盲径 ” 团队训练,增加趣味、提升团队凝聚力。
同学们在堆肥结束后填写了《农耕酵素堆肥心灵成长录》,分别从团队协作与分工、针对堆肥产生生理与心理厌恶的突破成长和感悟、见贤思齐的反观与遗憾、对今后成长空间的期待、“毛毛虫 ”盲径游戏的感悟等 5 个方面进行回顾。
(三)开展公益推广活动(见附件3)
1、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天籁生物 ”与“乐酵公益 ”团队代表辽宁科技学院团委参加 “生态山城 ·文明程家 ”为主题,程家生态社区示范基地“生态樱花园 ”公益植树活动,将厨 余垃圾与园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制作环保酵素与厨余堆肥。
2、2021 年 3 月 10 日、4 月 26 日、5 月 10 日上石村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堆肥、翻堆,为康 云鹏软枣猕猴桃栽培基地提供定制式技术服务,教授农耕酵素堆肥技术。远在鞍山的花卉种植 专业户前来学习。
以上2 次公益活动参加者为 17 级即将毕业“乐酵公益 ”项目成员、19 级新一期“酵传华夏 ”项目组同学,在社会实践中实现新老交接、乐酵精神的传递。心得体会(见附件 3)
3、2021 年 6 月 4 日参加大柳峪社区 世界环境日环保与农耕酵素公益推广
4、2021 年 6 月 30 日生物集中实验周,全体同学在石桥子农贸市场推广环保与农耕酵素
5、2021 年 7 月-8 月,“酵传华夏--农耕酵素助力生态农业发展 ”获批 2021 年辽宁省共 青团暑假社会实践重点项目。
6、2021.9,《千玺热血酵传华夏--农耕酵素助力生态农业发展》获得辽宁省共青团公益 创业大赛一等奖。《乐酵商店》获得第七届互联网+大赛铜奖。
(四)相关奖励与成果(见附件4)
1、生物 19 级闫佳明主持的“酵传华夏 ”国家级大创项目组,于 2021 年 7 月携《乐酵商 店》荣获建行杯第七届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公益项目铜 奖。
2、“酵传华夏 ”国家级大创项目组申请的“一种炭化稻壳装置 ”于 2021 年 8 月获中国国 家专利局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该项目组研究并撰写的《玉米秸秆酵素堆肥腐熟度指标变化研究》发表于辽宁科技学 院学报 2021 年 1 期。
4、发表 2 篇 CPCI 学术论文。
十一、教学反思
首先,加强网络资源的使用。本案例专业知识涉及面极为广泛,背景资料很丰富,在2022 年春季的教学中,需要更好的利用超星平台强大的容量,给学生足够的知识背景支撑。
其次,制约环保与农耕酵素深入、持久、广泛应用的瓶颈是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淡薄。本案例承担的责任是培育对社会、对环境有当担使命的公益推广讲师,更需要从生态文明意识
培育和社会实践方面加强。从同学们的心得反馈来看,初步的责任感与专业技能的掌握达到要求,但随着本课程的结束和时间的推移,慢慢会淡忘。因此需要成立在民政局备案的社会性组织,保证定期的社会服务,使学习成效真正融入到思想里、行动中。
第三,课程设计衔接紧凑、系统完整。本案例的时间跨度大、大多利用课余时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包括多层次(理论知识领悟、自身使用体验、公益宣讲演练、公益推广实践、双创项目与比赛开展),同学们的积极性较高,但时间很紧张。因此将大一学科专业认知(8 学 时)、大二《普通生物学》、大三《环境生态学基础》三门课程进行整合,将本案例的教学、 实验、实践贯穿其中,更好的完成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颖老师负责环保酵素在城市的公益推广和“酵传华夏 ”获批 2021 年辽宁省共青团暑假 社会实践重点项目。王玉荣老师负责农耕酵素实验和大创项目的具体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过程。邓慧静老师负责“农耕酵素堆肥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张东宁老师负责课程思政映射与马原的对照,王振宇老师负责普通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