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工作  审核评估  教学工作  学科科研  产学基地  学团风采  创新创业  招生就业  下载中心 
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
评估动态
政策文件
您的位置: 首页>审核评估>政策文件>正文
审核评估丨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规范
2024-09-16 16:09 孙笑彦 

一、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1)教学材料准备

课堂教学必须备齐以下六种教学文件材料:

1.课程教学大纲;2.授课计划;3.教材;4.教案和讲稿;5.多媒体课件(不适宜作多媒体课件则不需要);6.教师手册。

课程教学大纲应以最新版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通过课程教学结果分析需更改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内容的,需按照《辽宁科技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及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报教务处备案后方可执行。

(2)教学状态

教师应提前5分钟进入课堂,要求衣冠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得体,精神饱满。非特殊原因不能坐着讲课。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授课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使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要准确、清楚、通俗、简练、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板书规范、工整。切忌照本宣科、照屏宣科。

(3)教学过程

1.教师要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严禁纯使用电子讲稿、无板书的授课方式。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做到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点与难点突出。

3.教师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将教书育人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4.教师要掌握学生出勤情况,认真做好课堂考勤,严肃维护课堂纪律。

5.教师应严格按照课表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得迟到、提前下课,也不得随意延长上课时间。严禁自行更改上课时间或地点等。

6.教师在课堂讲课时,严禁接听手机。不得在课堂上吸烟。不得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不得以任何形式辱骂、体罚学生。不得发表与教学和教书育人无关的言论。

7.对于单独设置的习题课、讨论课,教师应编写教学大纲,编写或选用与教材相适应的习题集等资料。不能用课堂讲授代替学生的习题课和讨论课。

8.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实验室上课或上体育课时,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掌握操作方法,切实做好组织工作,教育学生注意设备和人身安全,不能对学生造成任何伤害。要教育学生爱护设施、设备,维护各教学场地卫生。体育教师须着运动服装上课,并要求学生着运动服装、穿运动鞋上课。

(4)上第一节课时,应采取说课的方式

要以适当的方式自我介绍,以增加师生间的了解,建立师生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要扼要介绍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基本内容、考核要求和学习方法,说明在本课程教学中作业、实验、过程考核、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等,使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5)对于课程的最后一节课

教师应对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不得泄露课程考试内容。

二、课堂教学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质量标准

1.教学态度

1.1事业心

1.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

2.在品德、言行、举止、作风上能为人师表,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体现人文关怀。

1.2责任心

1.工作责任心强,对自己、对学生严格要求,勇于管理;

2.备课认真,讲课熟练、精神饱满。教案讲稿规范、有特色、质量高。

2.教学目标

2.1课程目标

熟悉授课对象,教学目标明确、思政案例丰富、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体现本科教学的特点。

2.2知识目标

讲授新课前能准确、简明扼要地向学生展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目标,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

2.3能力目标

在讲授新课前,能使学生明确本章节教学中,应培养哪些能力,上课前做好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展示。

2.4学习提示

能够通过教学目标的展示,对学生在本章节的学习提出要求,对学生复习和预习给予有效指导。

3.教学内容

3.1思想性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能结合教学内容,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2.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

3.2科学性

教学内容正确、科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理论阐述准确,概念清晰,条理分明,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3.3先进性

1.讲课内容新颖,注意知识更新,能反映学科研究最新研究成果和水平;

2.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介绍给学生。

3.4有效性

1.理论联系实际,重点难点突出、信息量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既重视知识传播,更注重方法传授。

4.教学方法

4.1多样性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2针对性

能够根据课程特点和不同的学生状况因材施教,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4.3时代性

1.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辅助手段,富有时代气息;

2.适当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效果良好。

4.4学法指导

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给予指导,指导正确、有效。

5.教学组织

5.1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自然、恰当,目的性强,能够温故知新,对本节课的内容、方法和理论阐述的思路有提示作用,具有新颖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2讲授新课

1.新课讲授生动、完整,能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讲清难点;

2.能通过双边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张驰得当。

5.3归纳总结

1.课后归纳小结清晰、准确,能突出重点,使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一般思想方法的理解有准确的把握;

2.结尾生动,富有启发性。

5.4复习巩固

1.课前复习或复习课,能从新的角度重现讲过的知识,做到安排合理、内容系统、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新的收获;

2.复习方式新颖,形式多样。

6.教学技能

6.1教态

1.衣冠整洁、朴素,仪表端庄,亲切和蔼,举止得体;

2.教态自然大方,为人师表。

6.2语言

1.语言准确、简洁、流畅,使用普通话,声音宏亮、清晰;

2.语速快慢适中,表达生动有趣,抑扬顿挫,以手势助说话,以情感人,并富有启发性、形象性和逻辑性。

6.3板书/

课件

1.字体规范、工整、美观、清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易记;

2.板面安排科学合理,图表清晰、准确、美观。

3.课件设计美观大方、内容注重原创性。

6.4课堂组织

善于课堂管理,教学组织紧凑,教学活动生动有趣,创建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认真学习。

7.教学特色

7.1艺术性

课堂教学中注意运用教学艺术,应用自然、得体,有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

7.2创新性

教学形式新颖、不落俗套,能使人耳目一新。

三、实验教学

(一)有完备的实验教学大纲,并符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实际情况,科学可行。

(二)选用统编教材或自编的实验指导书。

(三)有实验课表和实验安排表,实验课安排合理、科学、规范,按大纲要求100%开出实验。

(四)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相结合,开设了一定比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备课与实验教学准备

(一)教案齐全,内容明确,讲解要点、重点突出,能反映教学组织过程。

(二)新开实验及首次上岗教师有试做、试讲记录,有标准的实验报告,内容完整,数据处理及分析正确,试做实验在实验技术人员协助下由授课教师独立进行,试做中按学生的实验仪器测定、处理实验数据并写出正确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场地整洁,仪器设备状态完好,实验材料准备充分,无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指导教师对仪器设备状态清楚;有安全措施。

(四)实验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并按规定组数开出实验;有实验分组安排表,并预先通知学生。

实验授课

(一)实验内容

1.检查学生实验预习情况,并有相应记录。

2.让学生清楚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3.实验内容完整、充实,讲课与实验操作时间分配合理。

4.认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解释实验现象。

(二)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独立操作能力训练。

2.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3.能及时排除仪器设备故障。

4.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

(三)实验室管理

1.维护好设备仪器。

2.保障安全。

3.认真做好原始实验数据的检查,严格执行原始记录签字制度。

(四)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原理及操作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促使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实验指导

(一)根据学生实验情况,定期进行实验指导。

(二)与学生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教师能及时答复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实验指导时主动热情,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验报告

(一)每次实验教学后,均须布置学生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二)对实验报告的格式、内容等均提出明确的要求。

(三)批改及时、认真、无错漏,并符合规范要求,批改率100% 。

(四)每次实验成绩均能认真记载,且清晰规范。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 Copyright 2011-2015 ,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香槐路176号 邮编:117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