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积极响应校团委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入推进“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通过精心策划组织,广泛动员宣传,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此次活动中,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纷纷回到各自家乡所在地,积极投身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之中。他们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勇于实践、甘于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
学子归乡实践调研,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刘加同学聚焦“农村数字鸿沟”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深入调研。他发现尽管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所进展,但仍存在覆盖不足、信号不稳等问题。数字鸿沟由经济、基建、教育资源和观念意识等多方面因素造成,限制了农民的发展机会,制约了农村经济和乡村振兴。刘加的调研说明了城乡数字鸿沟的严重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缩小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图为刘加前往长甸村入户调研
乡村振兴绘蓝图,产业生态共繁荣。赵明威同学深入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劳村开展实践调研。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运用问卷法、访谈法、实地观察等方法,系统分析当地产业、生态、文化及基层治理情况。发现那劳村在特色农业和民族文化上有优势,却面临产业链短、基础设施差、青壮年外流等难题。团队据此提出延长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完善公共服务等建议,为乡村振兴提供支撑,同时深化对农村发展的认知,厚植家国情怀。

图为赵明威在那劳村入户调研
文旅融合展新貌,教育发展共提升。于明加同学以营口为实践对象,综合运用实地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入探究教育与文化旅游融合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调研结果显示,尽管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人才短缺、融合深度不足和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于明加同学在实践中遇到挑战,但也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新路径,助力家乡营口文旅产业发展。

图为于明加在图书角翻阅资料
环保技术助农兴,可持续发展谱新篇。翟翔宇同学在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台门镇开展调研,探讨酵素堆肥技术在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创新实践路径。他发现酵素堆肥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和环保性强等优点,但在推广中受到技术认知不足和传统观念阻碍。翟翔宇同学通过组建实践团队、开展科普宣传等方式推动技术落地,同时助力“青春返乡”行动的长效发展。

图为葫芦岛酵素堆肥小组入户调研
深挖乡村发展路,解锁创新新成果。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期间,焦志杰同学以塔城市为调研对象,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及实地观察等方法,全方位探究乡村文化发展状况。通过调研发现,塔城市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实践小组的不懈努力,在挖掘文化资源、文化宣传推广以及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图为焦志杰进行实地访谈
政务实习砺心志,行政助理砺技能。王淳同学在八家子乡镇政府担任行政助理,参与了政府的日常工作,负责文件管理和会议筹备等任务。他成功优化了文件管理流程,并确保了所协助的会议顺利开展。通过这段实习经历,王淳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了自己公文写作和沟通协调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政府部门间运作的理解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图为王淳前往南八家子村入户调研
社区服务暖人心,居民福祉共提升。杨以萌同学参与了社区志愿服务,面对挑战,她与团队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她负责梳理社区服务内容、设计宣传手册和海报,并积极与居民沟通,提供引导服务。这次实践让杨以萌深刻认识到社区服务对居民的重要性,增强了她对社区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杨以萌在梳理社区材料
义务劳动显真情,社区和谐共筑梦。王志豪同学在寒假期间积极参与了社区义务劳动服务,活动涵盖了环境清洁、设施维护以及关爱特殊群体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次实践,王志豪同学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技巧,还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明确了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他的行动展现了青年学子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担当。

图为王志豪在街道进行除雪
社区服务传新风,社会责任共践行。邵雯钰同学积极参与社区实践,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不断锻炼自身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她致力于引领社会主义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邵雯钰同学认为,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合作,增进大学生与居民之间的互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助力社区的持续进步,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她的参与不仅为社区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

图为邵雯钰前往农家书屋
对于学生而言,返家乡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家乡的产业和民生情况,提升自身能力,明确职业方向。对于家乡发展来说,大学生的参与带来了新观念、新技术,也为乡村振兴和家乡建设注入了活力。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也进一步增进了青年与家乡之间的情感联系,激发了青年人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了家乡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展现青春风采,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青春力量。通过这些实践活动,青年学子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也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