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化学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深入开展基于成果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020、2021年应用化学和制药工程专业先后获批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专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以“坚持育人为本、坚持产业为要、坚持产教融合、坚持创新发展”为指导,开展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面向产业转型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保障机制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建设,实现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成果建设内容
(1)深化专业改革,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019年药化学院与辽宁科技学院与营口盛海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校企双方携手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三征班”;与希杰(沈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希杰产业学院”,建立“希杰订单班”。推进“引企入教”,促进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衔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融合。形成了“全程、深度、共赢”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低碳产业学院合作建设实训中心
(2)更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结合行业需求,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融产学研一体的课程衔接体系。专业以核心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业需求为依据,引进行业标准,研究制定适应职业要求的课程标准,做好课程体系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推进药化学院和行业、企业在课程设置、课程资源、课程内容等方面的对接,形成衔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项目化教学实例
(3)在有效的保障机制下,聘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各环节,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
药化学院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依托企业现场教学资源及环境,企业专家深度参与实习实训指导,加强学生能力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的问题能力,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派出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的指导教师共同负责学生的实习指导、安全管理、生活安排及其它相关事项工作,同时企业对派驻企业的实习指导教师安排企业导师,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培训,增进实习指导教师对企业的了解,为学生实习结束返校后的实习总结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专业性解答。(4)“走出去”和“请进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双师型队伍建设创造有力条件。按照“内外并举、专兼结合、学产并重”的建设思路,采取“全职引进、项目引进、团队引进”等多种模式,建立符合教育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药化学院以“希杰产业学院”为突破口,探索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项目成果示范作用
毕业生就业形势逐年看好,2017年到2021年,就业率逐年上升,由98.61%提高到100%,协议就业率更是由2017年的63.89%,逐年爬高,2021年达到了100%协议就业。2021年45名毕业生中,有12名学生成功考研,考研率达到26.7%,此外有15名学生成功签约药明康德、凯莱英、华鲁恒升和牧原集团等知名大型企业,月薪6000~9000元,均为高质量就业。专业学生就职于化工、冶金、制药行业,主要从事分析检测、工艺管理等工作,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
“希杰班”毕业典礼照片
近年来,项目示范专业专任教师主持省部级各类项目5项,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人均科研经费13.7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蒽油精深加工》、《一种新型文丘里高效反应脱硫装置的应用》、《工业芴生产新工艺》分别获得2019年、2018年、2016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