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教研团队共有专任教师10人,企业教师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和高工9人,中级5人,博士和在读博士3人,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年龄、学缘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近年来结合共产党员先锋工程活动,持续开展党员班导师工作。因势利导,提高新生进行新生活的适应性,对老生给予学习和成长指导,对毕业生进行考研指导和就业帮助。通过班导师的全流程、全方位贴近服务,使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快速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老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选择正确的成长途径,使毕业生成功考研或顺利就业。近几年环保专业的新生适应性,老生学习状态稳定提高。毕业生考研率稳定在20%以上,就业率超过99%,学生培养质量优良,受到用人单位和升学院校的广泛好评。环境工程专业教师主持省级以上教研项目5项;主持校级青年科研启动2项,校博士启动项目2项,主持省科技厅项目2项,省教育厅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横向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项目合同额逾1700万元。发表论文39篇,其中检索论文20篇,SCI检索论文11篇,影响因子最高达到9.84,EI检索9篇。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安长伟同志荣获本溪市青年专家和本溪市环保之星,省市科技进步奖4项,张丹凤同志的科研论文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刘通同志2019年“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挑战杯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年会优秀论文,本溪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
安长伟,博士,副教授,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2018年获本溪市环保产业协会污水治理行业专家,入选第九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改良SBR处理高浓度制药废水的实验研究”(LJ2017398)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高效气动搅拌式脱硫装置开发”1项,主持省科技厅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催化氧化预处理难降解制药废水及生物处理工艺的研究“(2019-BS-128)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NSFC 41672248)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LJ2013488,LJ011225)2项。 2015年荣获本溪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KJJBJ-2-8-1), 2018年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J-3-35-RO2),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竞赛项目,获2017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二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科研到款合同额1200余万元。
刘通,男,汉族,197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现任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绿色催化材料的制备。近年来,组成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参与省科技厅项目3项,主持横向课题5项,科研到款合同额800余万元。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各一项,授权专利2项,知识产权30余项,擅长理论计算和模型实验。2019年获得“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应用能力大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挑战杯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年会优秀论文,本溪市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等。
张丹凤,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辽宁大学,药化学院环境工程教研室专业教师,2012-201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进行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催化去除/分离分析检测研究。
在科研方面,主持辽宁省科技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辽宁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1项、营口市企业•博士双创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研项目项、辽宁省科技厅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J Mater Chem A、Chem Eng J、New J Chem、Microchim Acta、Analyst、J Mater Sci、Mater Lett等国际高水平SCI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合计影响因子(45.39),最高影响因子(8.273)。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5项,合计到款额30万元,授权及转化知识产权5项,先后荣获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三等奖、沈阳市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在教研方面,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项,参与省级教研项目4项,指导省级大创项目1项,获得本溪市创新创业一等奖1项,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创业项目推介二等奖1项,2020年获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将教学科研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兴虹,女,出生年月1968.2,副教授,双师型教师。1989.7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2003年获东北大学工学硕士学位。主讲水污染控制工程、给排水管网系统理论课,指导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污水处理技能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技术及水处理药剂研发。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科研教改论文20余篇。
杨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辽宁科技学院药化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师,1988年毕业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金矿、本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科研工作。1994年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7年顺利毕业。2003年调入辽宁科技学院,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要承担《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等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并承担本科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主持的《太子河本溪市区段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研究》项目,获本溪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参与的《改良SBR辅助生物清华技术处理》项目,获本溪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了《本钢焦化废水处理工艺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太子河本溪市区段主要排污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二次曝气活性污泥法处理焦化废水中常见问题的解决》等多篇论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二项,主持完成两项教改项目。2007年获得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2012年获得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执业资格,现为本溪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审专家。
李晓惠,女,副教授。1978年9月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大连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现任辽宁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专任教师,讲师职称。主要从事仪器分析、工业用水处理工程及仪器分析综合实验、水处理实验、环境评价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专业理论课及实践课教学工作,多次获得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研究方向为导电催化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先后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并批“一种反应性电化学阴极膜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1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 1区论文两篇:1)CFC/PVDF/GO-Fe3+membrane electrode and flow-through system improved E-Fenton performance with a low dosage of aqueous iron;2)An active electro-Fenton PVDF/SS/PPy cathode membrane can remove contaminant by filtration and mitigate fouling by pairing with sacrificial iron anode。
吴丽红,副教授,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2005年10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学院微生物学专业,现任辽宁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教师。承担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工作,承担环境监测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水质检验技能实训、毕设(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
主讲的《环境监测》课程于2021年4月入围为辽宁科技学院课程建设竞赛。《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获得2021年(第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立项资格。
主要科研方向为生物法处理污(废)水应用研究。包括处理目标污染物优势菌种的分离与筛选,微生物菌剂的构建,生物强化处理废水研究等。
许艳广,中共党员,现任环境工程专业专任教师,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荣誉。从教以来,一直从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研究工作,先后主讲过《专业英语》、《环境管理》、《环境工程概预算》、《环境工程设计基础》等课程,负责给水处理工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指导学生成环境工程制图实训、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训、给水控制工程实验、水质监测实训等实验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80余人,坚持严格要求、学以致用,其中多人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近几年曾主持校内青年科研基金1项,科技成果转化横向课题1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期刊上已发表论文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篇,授权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项目3项,教研教改项目多项,精品课程及思政课程各1项,并参与校内实验讲议编写两部。
王特,男,1985年生,讲师,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现任辽宁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专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和生物修复;极端环境微生物的生理特征及环境适应机理;微生物蛋白质和酶学及分子生物学。主要讲授课程为《环境工程土建概论》、《环境工程施工技术》。曾参与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大连海事大学船舶防污染测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种子基金项目。结合项目研究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EI检索论文4篇,CPCI检索论文5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3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熟练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